精選文章 Archives - 橋上說故事 https://storyteller.tw/category/slide/ 橋上說故事 Sun, 07 Jan 2024 11:26:20 +0000 zh-TW hourly 1 https://wordpress.org/?v=6.5.5 https://i0.wp.com/storyteller.tw/wp-content/uploads/2023/05/cropped-favico-1.png?fit=32%2C32&ssl=1 精選文章 Archives - 橋上說故事 https://storyteller.tw/category/slide/ 32 32 230900410 你認識亞西西的小窮人嗎? https://storyteller.tw/2024/01/07/%e4%bd%a0%e8%aa%8d%e8%ad%98%e4%ba%9e%e8%a5%bf%e8%a5%bf%e7%9a%84%e5%b0%8f%e7%aa%ae%e4%ba%ba%e5%97%8e%ef%bc%9f/ https://storyteller.tw/2024/01/07/%e4%bd%a0%e8%aa%8d%e8%ad%98%e4%ba%9e%e8%a5%bf%e8%a5%bf%e7%9a%84%e5%b0%8f%e7%aa%ae%e4%ba%ba%e5%97%8e%ef%bc%9f/#respond Sun, 07 Jan 2024 11:26:18 +0000 https://storyteller.tw/?p=2104 亞西西的小窮人|聖方濟 「聖方濟」出生於義大利的亞西西城,他的故事像極了佛陀,本擁有王子般奢華的生活,但天生就 […]

The post 你認識亞西西的小窮人嗎? appeared first on 橋上說故事.

]]>
亞西西聖方濟各教宗聖殿 (Papal Basilica of St. Francis of Assisi)

亞西西的小窮人|聖方濟

「聖方濟」出生於義大利的亞西西城,他的故事像極了佛陀,本擁有王子般奢華的生活,但天生就有一顆憐憫的仁心。參加幾番城邦的征戰後,他重新審視自己,他看見天主招喚的異象,神說:「重建我的殿宇吧!因為它已經快要傾倒了。」於是他捨棄了父母離開了世俗,效仿耶穌基督背負十字架的精神,自此踏上成道之路。

他以服事窮人為畢生的志業,自己也過著赤貧的生活,穿著受贈得來的棕色斗篷,腰上繫著一條白色繩結的腰帶,手裡持著棍杖,這就是亞西西小窮人聖方濟的形象。他遵循耶穌的交托,所到之處沿途修建頹垣的教堂,看似貧苦內心卻是富足,過著福音傳道的信心生活。

漸漸的小窮人聖方濟,以溫柔低調的方式,讓方濟運動席捲了整個歐洲,改變了被世俗汙染的教會。叫富有的人放下名利,將財富分給窮人,專心跟隨基督。小窮人為追隨者樹立謙卑的榜樣,一生過著簡樸與貧窮的生活理想。

亞西西聖方濟各教宗聖殿,喬托壁畫,聖方濟向鳥傳福音

最溫柔浪漫的聖者

亞西西小窮人聖方濟還有許多廣為流傳迷人小故事,我們可以在後世流傳的壁畫中看見,他身邊總圍繞著動物及美麗的自然,聽說他曾對小鳥傳福音、教導大野狼要講理、要求燕子保持靜默、使秋蟬在掌中唱歌,更在身心靈均為受創的時期,創作了《太陽歌》讚頌自然美麗的浪漫詩歌,稱太陽為兄弟、稱月亮為姊妹,可知這時候的聖方濟身患疾病帶著五傷,毅然地走向死亡,這深沈偉大的生命自省,由衷對造物主讚頌感謝。

而我2013的義大利信心之旅,便是追尋著小窮人的成道之路而展開。

大溪聖堂

因為好友為”天主教方濟生活園區”建設空間,因此來到了聖堂,並認識了聖方濟。我不是教徒,但我記得曾經在聖堂裡的禱告。

「方濟各您好啊~得知高神父要帶大家去尋訪你的修行道路,推薦我們看許書寧寫的亞西西小窮人,我立馬找來看了,她邊說著你的故事,邊展開追尋你的朝聖之路,我好感動,也好想去阿!感動於你拋棄富有選擇貧苦,內心卻是富足的。好想請你也來教教我,不陷在匱乏裡的生活,你讚美日月星辰創造了太陽歌,也盈滿我心間。但我沒有金錢支持,所以不能去,是否,您能為我帶來一些奇蹟呢?」

後來,同事竟然自動借錢給我……這大概是我生命中可數算出的奇蹟事件。

讀了許書寧的亞西西小窮人,開啟了認識聖方濟的旅行

窮游義大利

2013年帶著為數不多的旅費,打算與亞西西小窮人一樣,憑著信心展開旅程。而小窮人也如我的禱告為我揭示了苦路,在飛機上我體驗了人生中第一次的幽閉恐懼。是的,這趟旅行伴隨著我的是內心的黑暗及光明,我不斷的禱告收拾心中的恐懼,也從軟弱的意志開始了我的征途。我不禁想,小窮人當你捨棄了富裕,強迫自己接受抗拒的事物,扭轉了價值觀及目標。是否也如同我這般恐懼呢?

旅行中大多時間是落單的,但很慶幸還有小窮人的陪伴~沿途看著你經歷的風景及故事,為我帶來了勇氣,尋著你的苦路,示範你的富足讓我看見,時至今日,或許在金錢裡跟您一樣是小窮人,但我的內在已經可以體會您的豐盛了。

The post 你認識亞西西的小窮人嗎? appeared first on 橋上說故事.

]]>
https://storyteller.tw/2024/01/07/%e4%bd%a0%e8%aa%8d%e8%ad%98%e4%ba%9e%e8%a5%bf%e8%a5%bf%e7%9a%84%e5%b0%8f%e7%aa%ae%e4%ba%ba%e5%97%8e%ef%bc%9f/feed/ 0 2104
惡搞禁止大本營 https://storyteller.tw/2024/01/06/%e6%83%a1%e6%90%9e%e7%a6%81%e6%ad%a2%e5%a4%a7%e6%9c%ac%e7%87%9f/ https://storyteller.tw/2024/01/06/%e6%83%a1%e6%90%9e%e7%a6%81%e6%ad%a2%e5%a4%a7%e6%9c%ac%e7%87%9f/#respond Sat, 06 Jan 2024 15:56:52 +0000 https://storyteller.tw/?p=2092 路牌天使指南 在眼花撩亂充滿藝術氣息的佛羅倫斯,可曾留意某個轉角讓你遇見出其不意的街頭幽默?還記得2013的佛 […]

The post 惡搞禁止大本營 appeared first on 橋上說故事.

]]>

路牌天使指南

在眼花撩亂充滿藝術氣息的佛羅倫斯,可曾留意某個轉角讓你遇見出其不意的街頭幽默?還記得2013的佛羅倫斯遊客爆滿,不喜愛人多的我,因為幽默路牌尋到一條遊玩的趣路。

我選擇在街頭盲走,只要遇見幽默路牌就定點在那個區域探尋,因此發現到許多秘境。值得一提的是不期而遇博納羅蒂之家Casa Buonarroti(米開朗基羅故居),離開時還獲得陌生人贈送米開朗基羅紀念幣。當時身心都處於低落的我,認為是路牌天使為我帶來米開朗基羅爺爺的祝福,整個心情為之振奮。

遇見天使指路(左)才來到博納羅蒂之家Casa Buonarroti

反權力的象徵

對於這些路牌的身世實在太好奇了,一番調查後,原來這些是定居在佛羅倫斯的街頭藝術家Clet Abraham的創作,聽說他會在夜晚悄悄的走上街頭帶著貼紙,在各種標示牌上創作出讓人會心一笑的作品,為人們帶來不少驚喜與歡樂。

對於Clet 來說,這樣一個美麗的城市,街道上充滿僵化死板的路牌,實在是很煞風景,於是興起了改造路牌的想法,以路牌為題材也有一種反權力的象徵,向當權者作出挑戰。擅自改造路牌是違法的,怕會有辨識的安全疑慮,所以他會保留最大限度的標誌象徵,附加上自己的創意。因為大受歡迎,當地政府也就網開一面,甚至邀請他繼續創作。

如果你也喜歡Clet Abraham作品可以關注他的IG,他已經在許多城市展開路牌創作,雖然有些城市失敗了,好比在香港,他希望能在惡搞代表權威的路牌上建立對話,但立馬被香港政府清除了。期盼有天台灣也可以成為他的惡搞對象,為台灣的城市氛圍增添一點幽默。

The post 惡搞禁止大本營 appeared first on 橋上說故事.

]]>
https://storyteller.tw/2024/01/06/%e6%83%a1%e6%90%9e%e7%a6%81%e6%ad%a2%e5%a4%a7%e6%9c%ac%e7%87%9f/feed/ 0 2092
京都八瀨見聞|竈風呂 https://storyteller.tw/2023/05/03/%e4%ba%ac%e9%83%bd%e5%85%ab%e7%80%a8%e8%a6%8b%e8%81%9e%ef%bd%9c%e7%ab%88%e9%a2%a8%e5%91%82/ https://storyteller.tw/2023/05/03/%e4%ba%ac%e9%83%bd%e5%85%ab%e7%80%a8%e8%a6%8b%e8%81%9e%ef%bd%9c%e7%ab%88%e9%a2%a8%e5%91%82/#respond Wed, 03 May 2023 05:25:06 +0000 https://storyteller.tw/?p=12 4°C的京都細雨綿綿,只知道要造訪八瀨,但還未做過區域了解。一入小鎮沿途依山而建的町家建築,層出疊見新舊交替, […]

The post 京都八瀨見聞|竈風呂 appeared first on 橋上說故事.

]]>

4°C的京都細雨綿綿,只知道要造訪八瀨,但還未做過區域了解。一入小鎮沿途依山而建的町家建築,層出疊見新舊交替,山巒罩著薄霧如夢似幻,陶醉同時我們來到百年的町家旅館,不禁驚嘆,這氣味與時空,彷彿進入許多日本電影場景,每個景致歷史況味底蘊深厚,時間感彷彿停止在高野川潺潺的溪流聲中。

合掌屋的特色屋頂,近看原來是蘆葦稈鋪設構成,下方住著好似大麵包造型的土窯,牆上看板寫著「竈ㄓㄠ ˋ風呂」日文為kamaburo

等待探訪同時,被一個特殊建築吸引,它像是合掌屋的特色屋頂,近看原來是蘆葦稈鋪設構成,下方住著好似大麵包造型的土窯,牆上看板寫著「竈ㄓㄠ ˋ風呂」日文為kamaburo,研究半天原來是八瀨特有的“有形民族文化遺產”。

這是蒸氣風呂也是日本最古老的沐浴方式,有點像韓國的汗幕蒸,差別在於日本古法是將墊子浸泡在鹽水裡,炭火加熱後冒出蒸汽,溫度為 55 至 60 度(對心臟衝擊力小),人躺平在墊子上讓蒸汽蒸得大汗淋灕,進而加速身體的自癒力。相傳1300年前“天武天皇”曾在八瀨被流箭擊中背部,藉由村民獻上此法才得以療傷恢復,八瀨也因此得名。

古蹟的洞孔很小,需要四肢匐地才能進入,裡頭呈現圓體空間,只夠二人使用,對此結構有點不解。後來進入百年旅館裡,在男湯女湯也有此特色的乾蒸桑拿,不過造型就符合人體工學了。

美麗的旅店充滿時間的軌跡,偌大的町家建築十分堅固,牆上掛著許多生活情境的古畫,對照起來可以想像在百年裡,迎來送往的各方旅客,在此短暫休憩。友人分享京都民謠唱著:「京都 大原 三千院」,這裡才是最早許多皇家貴族的旅遊隱遁勝地。旅店老先生向我們指著一幅畫作,兩位蓋著頭巾工作裝扮的女子,手裡拿著藤圈,腳邊有一綑柴火,說著這是「大原女」。原來八瀨大原中世以後,因生産薪炭柴火,又以裝扮特殊的大原女在京都銷售,因此大原女即成了風土人文的特色之一。

大原女的衣著打扮頗有特色,她們梳著“島田”髮型,披著布手巾,藍布衣服配上“御所染”的衣帶,腰繫圍裙,手上套著白色罩布,腿上綁著腳絆,據說這身裝束頗令住在京都的城里人動心,今天她們仍然吸引著街上行人的目光。

還有八瀨地方組建的「童子會」,因為專門服務皇家而得以榮光,具有深厚影響力。這裏是個充滿人文的小鎮,短暫造訪吸收了許多見聞,若待久些或許還能挖掘更多故事。

The post 京都八瀨見聞|竈風呂 appeared first on 橋上說故事.

]]>
https://storyteller.tw/2023/05/03/%e4%ba%ac%e9%83%bd%e5%85%ab%e7%80%a8%e8%a6%8b%e8%81%9e%ef%bd%9c%e7%ab%88%e9%a2%a8%e5%91%82/feed/ 0 12
天意限定的美好體驗|風中之星,李代賢 https://storyteller.tw/2022/12/07/%e5%a4%a9%e6%84%8f%e9%99%90%e5%ae%9a%e7%9a%84%e7%be%8e%e5%a5%bd%ef%bd%9c%e9%a2%a8%e4%b8%ad%e4%b9%8b%e6%98%9f%ef%bc%8c%e6%9d%8e%e4%bb%a3%e8%b3%a2/ https://storyteller.tw/2022/12/07/%e5%a4%a9%e6%84%8f%e9%99%90%e5%ae%9a%e7%9a%84%e7%be%8e%e5%a5%bd%ef%bd%9c%e9%a2%a8%e4%b8%ad%e4%b9%8b%e6%98%9f%ef%bc%8c%e6%9d%8e%e4%bb%a3%e8%b3%a2/#respond Wed, 07 Dec 2022 09:45:03 +0000 https://grinning-studio.com/?p=1883 「回頭想想,永續家園的協力朋友彷彿在一艘船上乘風破浪,大家共享了喜怒哀樂,如今這些好與不好的感覺也都沉澱為心中 […]

The post 天意限定的美好體驗|風中之星,李代賢 appeared first on 橋上說故事.

]]>

「回頭想想,永續家園的協力朋友彷彿在一艘船上乘風破浪,大家共享了喜怒哀樂,如今這些好與不好的感覺也都沉澱為心中的一小份寶藏。那就像是一陣風一樣的一場夢,大家一起合力演了一場舞臺劇,是比較轟烈的一場,大家把自己的戲碼演完,下臺一鞠躬,然後回頭就是感恩這些發生,這些因緣際會。」

——李代賢

2018臺中世界花卉博覽會展期結束後,「四口之家」靜靜停駐在「永續家園」展區。這一棟在茂密森林、原生植栽環抱下的永續建築,在發想初始,就設定了必須具有療癒性品質,而且推翻了一般「建築物必須是鋼筋水泥」的想法,採用不破壞環境的材料建造而成。自給自足家園構築了永續生活的藍圖,這個家園的閒適風情,吸引了民眾流連忘返的美好氛圍。但也是歷經了重重波折,才成就的結果。

四口之家土磚牆在早晨映著暖陽光影婆娑,微風吹過是這麼自然而然! 攝影|蔡山

參與「永續家園」時間最長久的是策展人劉德輔,以及負責四口之家這棟自然家屋的承造者,風中之星手工房。原本與劉德輔是舊識的「風中之星手工房」,是臺灣建造自然建築經驗最豐富的達人。負責人李仲仁和李代賢夫婦,於2008年是以「尊重自然生活」的理念成立了手工房,最初從事空間規劃設計、訂製手工原木家具的工作,後來因為在中壢蓋自己居住的房子,才逐漸走入自然建築的研究工作,至今為國內蓋最多自然建築的團隊。

劉德輔心目中對永續家園的想像,有其急迫性,因為環境惡化、物種滅絕的速度實在太驚人了,純粹100%天然材料的自然建築,以手工打造動輒施工一兩年以上,且無法申請到合法建照,臺灣平均一年蓋一兩棟,而臺灣有700萬戶房子,實在緩不濟急。於是轉向歐盟正大力推廣,已經成熟、建立完整產業鍊的永續建築。這種建築除了部分使用鋼筋、混凝土做為地基或結構補強外,其餘90%以上為天然材料,具有可工廠預製、現場組裝、容易大量複製之後成本可降低,且可申請合法建照的優勢,這是一個翻轉全球佔7成總排碳量建築業的契機。因此一開始,劉德輔便邀請風中之星一起合作,李仲仁夫婦深知,就是因為大眾觀念尚未普及,這件事才顯得更應該做,二話不說地接下了這份工作。

牆壁運至現場與木結構組裝結合。攝影|蔡山

不預期的挑戰

但在開始之後,他們才發現,這是一項前所未有的超級挑戰。首先在向建設局提出不使用紅磚、水泥、鋼筋,而以木材、稻稈、黏土為建材的房子,這個難以想像的構想,就兩度被駁回,最後在前市長林佳龍及設計長吳漢中、羅文晟及數位花博高層的支持下,才得以順利推動,而最初不了解這個概念的前建設局黃玉琳局長,也在團隊一點一滴做出讓人驚艷的成果後,成為力挺四口之家的長官。

漸漸地佈展走向正軌,但所謂的正軌仍有別於傳統做法。一般來說,蓋房子是限地限期,一切到工地現場完成。這次有了另一種思考,四口之家局部是採取「預製式」的概念,先在工廠把牆體做好,再運到工地組裝。在牆體填充材料方面也是一個創新,運用了農業廢棄回收稻稈,還能發揮室內溫溼度穩定的效能,冬暖夏涼,非常舒適。原本的構想是整棟房屋都採用稻稈捆填充牆,後來由於預算不足,僅在父母房間採取這種預製牆體結構,其他都是空心層的木製牆體。

這樣的材料和工法,在德國及歐洲已經實行一段時間。臺灣踏出了第一步,已是一項新的突破。案件開跑,諸多挑戰也持續上演,許多執行面的問題浮現,讓大家苦撐著,若不是有長久靈性學習的熏修,恐怕難以撐過這段考驗。詢問李代賢,在這段過程中最難熬的事,她早已雲淡風輕。

「這整個計畫的大部分工作人員都是素人,我們風中之星也不例外。我們只是比一般人早開始接觸建造自然家屋的工程。」李代賢這樣說。

以往接觸的業主是私人請託,建造的都是自己和業主想像中的屋子。這次參與的是公共領域展覽,它被列為建案,但事實上又不該只是個單純建案。從以往單純達成客戶需求的建案,轉變為中包商的角色,工作複雜度翻升了好幾倍。原本不是營造廠系統的風中之星,面對這樣的角色轉換,也歷經了一段適應的過程。

四口之家為純木構建造,主結構為臺灣柳杉原木,由亦穎實業木構工程團隊施作。 攝影|黃名毅

時間與金錢的挑戰

從未與公部們合作的風中之星,對於承攬營建工程完全沒有經驗。花博案除了要與多個公司分工協作外,價格、合約都得去尋訪簽訂才能落實工項,這對小公司的風中之星來說,簽約金及營運週轉金著實是一項兼具時間壓力的挑戰。開始得去煩惱籌措及為借貸耗費心力,後來才知道,與公部門的合作實在不容易,承攬者多為資本化的營造廠。但因為這次花博策展的突破,採用民間公民團體及素人組合,才知道參與花博夥伴多半有週轉的金錢壓力。雖說是個難處,但風中之星也透過這次經驗學習到,專案系統化的作業方式,會帶來較高效益的工程管理,與財務面向脫離不了關係。

異中求同與同中存異

以往對風中之星來說,素人的身分並未帶來太多不便,兩夫妻一直都在做自己想做的事,過著自己想過的生活。但在走入體制化的環境後,他們忽然發現事事都需要與許許多多的人協調適應,對公部門提出企畫書等等繁雜的人事工作,都不是習慣的作業模式。而這一段經驗,是一項很大的挑戰。因應花博永續家園案的需求,他們嘗試將風中之星公司化的經營,找到適合協力的角色一起運作,但每個人帶著不同文化、不同專業,在各自領域裡,只要是有理想必定有自己的堅持,所以短時間要磨合各個角色的溝通,還要大家步伐一致,這才體會到異中求同與同中存異的道理。原來人的「合作」是挑戰,但「信念」會讓大家一起並肩,這也是永續家園裡最大的概念。

將泥土塗料攪拌成適當的膏狀,易於塗抹。 攝影|黃名毅
塗抹第一層泥土塗料,牆體封板後共需塗抹三層。 攝影|黃名毅
塗抹第一層泥土塗料,牆體封板後共需塗抹三層。 攝影|黃名毅

沒有一片雪花會落錯地方

花博案結束後,他們反思自己,這是想過的生活樣式嗎?所以經歷一陣養息後,他們仍選擇回到最初,兩夫妻最簡單的工作生活。而這些過程,無論是痛苦或是美好,都會經過發酵和沉澱,成為一種學習。

在這段經歷中,我們深刻感受到上天就是要我們做這件事,這是該做的功課。就算是不愉快,也都淡化掉了,能夠學習,正是最美好的經驗。把自己所做的事情想像成上天分派的功課,如果不該輪到自己,也就不會落到自己頭上,就是這種態度,才能成就今日的自己。」李代賢說。

想像著,長期以來,持續從事著自然建築工作的人們,對這個世界懷著什麼樣的心情呢?

李代賢說:「改變自在人心,只要對這個世界懷有愛的信念,世界會慢慢改變。蓋房子這件事對我們來說,並不是一件多麼偉大的事情,我們也不是在懷有使命感、想要改變世界的心態下蓋房子,而是把每一天的工作視為自己的功課,把該做的功課做完做好,這就是我們的生活態度。

李代賢女兒李熹在自然建築的工地開心玩耍。攝影|劉德輔

「家與生活是一體的,生活永遠比工作重要,因為不就是為了過一個你認為更好的生活,而去工作嗎?」

——李代賢

自然建築的工地相對友善許多,只要是外出工作,李代賢便會把女兒李熹帶在身邊,大部分的工作都讓孩子一起參與,孩子們學習的來源不只是書本,環境教育更是重要的一環。看著李熹在還未建置完成的工地奔跑,李代賢絲毫沒有傳統母親的擔憂,而是提醒女兒自己要照顧自己。

※本文收錄於|台中花博 四口之家 專書—回家

The post 天意限定的美好體驗|風中之星,李代賢 appeared first on 橋上說故事.

]]>
https://storyteller.tw/2022/12/07/%e5%a4%a9%e6%84%8f%e9%99%90%e5%ae%9a%e7%9a%84%e7%be%8e%e5%a5%bd%ef%bd%9c%e9%a2%a8%e4%b8%ad%e4%b9%8b%e6%98%9f%ef%bc%8c%e6%9d%8e%e4%bb%a3%e8%b3%a2/feed/ 0 1883
萬物皆可酵|發酵迷Megan https://storyteller.tw/2022/11/25/%e8%90%ac%e7%89%a9%e7%9a%86%e5%8f%af%e9%85%b5-%e7%99%bc%e9%85%b5%e8%bf%b7%ef%bd%8degan/ https://storyteller.tw/2022/11/25/%e8%90%ac%e7%89%a9%e7%9a%86%e5%8f%af%e9%85%b5-%e7%99%bc%e9%85%b5%e8%bf%b7%ef%bd%8degan/#respond Fri, 25 Nov 2022 08:44:14 +0000 https://grinning-studio.com/?p=1814 還記得2015春天與megan在泥窩裡相會,一晃眼來到2020,久違的megan說:「這麼多年未見,感覺就好像 […]

The post 萬物皆可酵|發酵迷Megan appeared first on 橋上說故事.

]]>
還記得2015春天與megan在泥窩裡相會,一晃眼來到2020,久違的megan說:「這麼多年未見,感覺就好像是老朋友啊。」是啊!女生的情誼多半就在頻率裡,相似的約莫一見如故。一下午的閒談,走過歲月的歷程,想法更切合了,心也更靠近了,謝謝妳的邀約,為我開了新視窗,我們回頭與曾經和解,舉杯向機緣致意!

2020/02/12,襲園美術館發酵記

初次探訪襲園美術館,在美麗的午後進行一場發酵展演。 原來咖啡豆也是經由發酵原理,帶來醇厚風味,小宇老師的一番解說及品嚐,對咖啡有更深入的體會,而厭氧發酵處理法,讓我理解咖啡是水果的身份認同。

Megan的酒釀教學從氣味開始,木桶的蒸煮、精準的計量、慎重的工序,都有十分的節奏。是發酵基本序曲,尤其教學過程中一段話,讓我很感動,將它節錄下來,如果你清楚自己的核心及信仰,那麼未來道路只會更篤定更豐收。

「發酵對我而言,它不是一個對象化的東西,它不是一個食物,對我來說,它是一個存有物。一但我將它對像化,我們就分隔兩地了。我們是彼此的存有,我們是在一起的。發酵是一個主體,它不是因於人類而存在,微生物它本來就存在了。發酵對我而言很迷人的是,它不活在一個二元的世界。只要開新的發酵課,都要與學生做意圖上的溝通。只要學生聚焦到,好不好吃、健不健康、有沒有成功,這條路就很可惜,因為發酵可以更寬廣,它寬廣到上萬年的歷史,不管用什麼層面去切它,它都是完整的。你用經濟面、用人類學去切它,或用社會學、醫學、哲學、禪學,它都是完整的。這就是我為什麼對它這麼著迷的原因。」

「一但他跟我們一樣是主體性,不是被我們異化的,那當然它也不活在所謂的成功不成功,它不活在一個反應的世界,我們如果帶著一顆意識的心去看它,它就會給予回應。時常提醒學生去觀察它,不要著急、不要妄下判斷,所有的風味取決於微生物,而不是我們。」

「我很清楚知道,透過這條路,開始敬重一個看不見的世界,當我在投入時我是很有意識地在劃分市場,我講的是發酵生命故事及土地的關聯。很喜歡一代宗師裡的一段話『我不渴求武林,我渴求一個天下』如果我跟多數人比較技術有多好,就會陷在一個武林裡。但對我而言,發酵如果只是在探討一個技術實在太可惜。永遠不可能驕傲自己的技術有多好,我們人很渺小,所以我不聚焦在武林,而是天下。」

「天下對我而言就是眾生,我期許自己是帶著這樣思維意識的心,在走向發酵復興之路。最後我要說的是,我慶幸遇見發酵,遇見廣大無邊的微生物。像現在武漢病毒,大家聞菌色變,微生物可以載舟也可以覆舟,可喜的是載舟的機率高太多了,如果我們沒有微生物,全部的人類都會被落葉給淹沒,只有微生物會分解落葉。更有趣的是,我們有95%是菌所構成只有5%是細胞,我們離不開微生物,不要活在一個害怕失敗的心理,先觀察等待回應。先跟微生物做和解,微生物會療癒我們的。」 ― by 黃靖雅Megan

megan的酒釀教學從氣味開始,木桶的蒸煮、精準的計量、慎重的工序,都有十分的節奏。

美麗的megan,發酵酒釀教學十分迷人有趣,因著微生物的信仰擴大對生命的看見。 

The post 萬物皆可酵|發酵迷Megan appeared first on 橋上說故事.

]]>
https://storyteller.tw/2022/11/25/%e8%90%ac%e7%89%a9%e7%9a%86%e5%8f%af%e9%85%b5-%e7%99%bc%e9%85%b5%e8%bf%b7%ef%bd%8degan/feed/ 0 1814
為百工行腳的攝影師|黃名毅 https://storyteller.tw/2022/11/23/%e7%82%ba%e7%99%be%e5%b7%a5%e8%a1%8c%e8%85%b3%e7%9a%84%e6%94%9d%e5%bd%b1%e5%b8%ab%ef%bd%9c%e9%bb%83%e5%90%8d%e6%af%85/ https://storyteller.tw/2022/11/23/%e7%82%ba%e7%99%be%e5%b7%a5%e8%a1%8c%e8%85%b3%e7%9a%84%e6%94%9d%e5%bd%b1%e5%b8%ab%ef%bd%9c%e9%bb%83%e5%90%8d%e6%af%85/#respond Wed, 23 Nov 2022 11:42:29 +0000 https://grinning-studio.com/?p=1803 攝影師介紹|黃名毅 自稱傻喵胖大叔,長榮大學翻譯學系畢,返鄉青農也是位紀實攝影師,回鄉的1500個日子裡,因為 […]

The post 為百工行腳的攝影師|黃名毅 appeared first on 橋上說故事.

]]>

攝影師介紹|黃名毅

自稱傻喵胖大叔,長榮大學翻譯學系畢,返鄉青農也是位紀實攝影師,回鄉的1500個日子裡,因為攝影生活充滿不同故事。也因為攝影,發現,許多微小不被關注的日常,與人真切的交流互動,成爲踏實走來的養分。未來更希望透過影像,傳遞土地、人物的情感,活化在地,結合公益回饋社會。擅長 人物紀紀實、婚禮紀實 、產業百工紀實、影像創意結合,讓紀錄不只是記錄。

偶然在臉書看見一張情感莫名流瀉的畫面,「夕陽餘 暉,農人彎腰拾起西瓜」。那不是農村悲情的勞動力, 而是生機勃勃的生命力。感官觸動之下,按下邀請加入好友鍵,自此就是黃名毅的臉友了。

相信許多人被黃名毅的影像所吸引,我想那停留注目,彷彿回見童年日常,好似久違的生活片刻被翻閱眼前;也像是那些遺忘許久重新被訴說的古老故事。厚重的時間情感,透過影像讓每個「記憶」心有戚戚。

他說:「每個取材都是特別的經歷,學習成長的堆砌。」

黃名毅的行動力好似帶著攝影天賦般對事物充滿好奇,拍攝過程了解產業及主角背景故事,對他來說尤為重要。因著深入了解,也就更貼近被攝者的榮光與困境,而自己的同理與關懷也就自然投入照片視角裡,他的影像總是充滿故事張力,鮮明傳遞被攝者的生命力。

認識以來總是尋求與他合作的機會,終於在2016年邀請黃名毅合作,樹院子FB粉絲專頁節氣專欄,一整年的專欄裡,印象深刻的是「 清明潤餅紀實」,許多網友憶起街邊的潤餅加工廠,闔家團聚時,餐桌上一 起包潤餅捲的生活點滴。因為共感,許多按讚數的響應,讓我們了解,來自「曾經」是多麼重要的時間軌跡。 於是2017新的開始,索性將專欄集結起來,出版了《大樹下節氣生活攝影集》。

接續一起合作,回留茶館印象拍攝案、瑪布隆農場形象拍攝案、厚食聚落開幕影像紀實,來到2019更一起出版《致.這片土地上的人們攝影集》,過程讓我動的事,黃名毅不斷成長,結出信心與使命。他執著地找尋題材,將台灣夕陽產業的百態,詮釋的摯為真情,讓產業與生命故事相互交輝。

在台灣角落為百工努力的人們,從經濟奇蹟的年代,默默堅守崗位至今。工業化後又從蓬勃產業,來到指頭數算的出的存在,儼然成為存留的獨門技藝,透過黃名毅的鏡頭,現在看來更顯難得新生。

一次閒聊談起底片相機,七年級的黃名毅說:「他從未經歷過底片相機的拍攝年代。」我想數位時代的來臨, 或許改變年輕學子,越過早年以時間換取工法養成, 卻也激起專注於觀景窗的潛能,就像是黃名毅按下快門的熱切,雖少了底片拍攝慣於等待的沈著,卻多了投射於生命視角的熱情張力。

十分榮幸與他合作多年,此篇章紀念我倆曾經的攜手,如今他從一人到一個團隊,協助許多返鄉青年,將地方串連起來,這是何等不易之事,祝福他繼續行腳,紀錄台灣的每個角落。

The post 為百工行腳的攝影師|黃名毅 appeared first on 橋上說故事.

]]>
https://storyteller.tw/2022/11/23/%e7%82%ba%e7%99%be%e5%b7%a5%e8%a1%8c%e8%85%b3%e7%9a%84%e6%94%9d%e5%bd%b1%e5%b8%ab%ef%bd%9c%e9%bb%83%e5%90%8d%e6%af%85/feed/ 0 1803